风濯不肯放手,陈健也就不能强取,思来想去只能慢慢解决,反正两三年之内风城的管理层就会被夏城慢慢侵占。
九月中旬的某天,陈健从数千人的手里接过了象征权利的杖,简单的木头,一个熟练的木工一天可以做出好几个,但是经过数千人的传递后意义已经不同。
他借助东夷人的力量,轻易地完成了许多首领梦想的独断之权,同时又拥有了许多氏族首领期待的威望和信任。
在得到了他最想要的东西之后,便要考虑返回的问题了。
已经是深秋,再耽搁一阵返回的路程将更加困难,如今这些人已经是自己手中的,每死一个都是夏城的损失。
夏城的士兵知道要返回的消息,确定战争已经结束,于是可以问出他们的疑问。
士兵们推选出的人连同所有跟随出征的城邑高层一同找到了陈健,他们早就知道陈健要在这里筑城,谁留下将是他们关心的问题。说服那些城邑亲贵子嗣的理由并不能说服夏城国人。
战略是一回事,可让所有人都因为这种大局观而认同决定并不可能。他是夏城的首领,所以还需要站在夏城的角度上而不是诸部盟首的角度上去说服夏城的国人。
“在这里筑城是为了和东夷的战争,这个你们已经知道了,我要解释的是不同于这些的东西。”
“这里地势平坦,两年三熟绝无问题,而且土质肥沃,正适合大规模的种植。只要咱们在这里站稳脚跟,实行一些有别于其余城邑的政策,会有源源不断地人逃到这里开始新的生活。”
“在榆城或是夏城,新的政策需要考虑其余城邑的态度,他们的亲贵和首领会坚决反对,咱们会成为众人的敌人,那是没有必要的。可我在东夷的土地上折腾,离他们很远,受到的反对声也会小一些。”
“有这样一个地方,东夷内部的奴隶、掠走的咱们的亲族都有一条可以逃走的路。只要咱们站得稳,用不了三年这里就会逃来万人。哪怕这万人不能作为士兵,可只要他们耕种,如夏城一样缴纳赋税,咱们便又多出了万人的力量。为什么不做呢?”
“逃过来一个人,咱们便壮大一分。”
“再者,咱们将来是要和东夷人贸易交换的,否则咱们的东西卖给谁呢?随着交换的进行,咱们的语言、文字、风俗、对祖先的崇拜等等这些,都会不断被东夷人接受。而且咱们的钱币也能推广到这里,只有他们接受了咱们的钱认同了咱们的钱,钱才能买到东西。”
“你们也知道大河南岸的那个族群,去年遣使来到粟城带来了白布和稻米,我也派人跟随前往交换一些种子,此时应该也快回来了。”
“到时候那种可以织布的白花便在这里种植,榆夏附近只用最少的人口保证粮食,也可以投入更多的人到作坊中,挤夸其余城邑的小作坊。这东西织布比麻更简单织出的布匹也更好,染纺司也可以扩大规模革新工具,至少不用浸泡沤烂撕麻皮,总要省很多人手。”
这些理由都很现实,榆城附近的城邑对于陈健默许各个城邑的奴隶逃亡大野泽附近的事已经相当不满,这一点士兵们都略知一二。
人口就是财富,夏城的士兵因为特殊的功勋制度和城邑绑定在了一起,奴隶对私人来说意义不算太大,但人是可以创造财富的道理他们是清楚的。